|
推动环保型助剂应用的国外政策时间:2025-07-12 在橡胶助剂的发展史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陆续有相关的立法规范,来推动环保型助剂的发展,到了80年代后,国外兴起了环保型助剂的“开发热潮”,有多个现在使用的环保型助剂来自这个时期。进入21世纪,环保、绿色健康理念已深入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橡胶助剂工业环保进程、绿色化步伐加快。 一【日本】,1973年 《化学物质审查与生产管理法》是全球首部管控化学物质风险的法规,已多次修订,涵盖新化学物质通报、现有物质监督及特定化学物质管控等。对橡胶助剂的环保性提出要求:一是新化学物质申报,新开发的橡胶助剂需通过生态毒性和持久性评估,避免环境累积风险;二是现有物质监控,定期更新禁用物质清单,例如限制TMTD等传统促进剂的使用。
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简称TSCA),由美国国会于1976年颁布,1977年生效,并于2024年进行了修订,美国环保署(EPA)负责实施。优先评估清单:将橡胶助剂中可能释放亚硝胺、多环芳烃等物质纳入优先评估范围,限制其生产和进口。企业责任延伸:要求制造商提供化学品安全数据表,确保下游应用环节的环保合规性。
德国立法规定,对12种含有亚硝胺类物质的暴露浓度作出限制规定(根据TRGS552),在橡胶加工过程中包括储备区中亚硝胺含量不得超过2.5μg/m³,其中5种来自广泛使用的促进剂和硫化剂中的仲胺类物质。而且重点指出促进剂NOBS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1997年对国外轮胎的剖析已检测不到该类物质的痕迹量,但当时没有引起重视。 四【美国】,1989年 美国劳工部及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公告,在橡胶助剂中会产生致癌的物质,并公布了相关的产品,公告指出:这些胺类化合物具有强的动物致癌性,在危险程度上接近黄曲霉毒素类物质,除了致癌危险外,其他有害健康的作用包括肝、肾、肺、皮肤和眼睛等器官的损害。
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清洁生产列入大会主要文件“二十一世纪议程”,橡胶助剂的清洁生产包括产品结构、工艺路线和三废排放治理等方面。
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制定Oeko-Tex Standard 100,对个别助剂有相关的物质限量值,对苯胺及其他残余化合物、亚硝胺有相关的限量值要求。
斯德哥尔摩公约:为了加强化学品的管理,减少化学品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学品引起的危害,国际社会达成了一系列的多边环境协议,其中斯德哥尔摩公约涉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规定。2001年通过本公约,2004年生效,有124个成员国,作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危害的全球行动。POPs是指高毒性的、持久的、易于生物积累并在环境中长距离转移的化学品。公约中将部分含卤素、重金属的橡胶助剂(如五氯硫酚)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限制名单,推动全球淘汰。
欧盟立法制定的强制性标准,简称ELV指令,是针对汽车行业的一项法规,它规定了汽车及其零部件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对有害物质的使用限制。ELV指令要求对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汽车产品的环保和安全性。RoHS和ELV指令的管控对象不同。RoHS主要针对电子电气产品及其零部件,而ELV则专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
由欧盟立法制定的一项强制性电气行业标准,简称RoHS指令,全称《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该标准已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主要用于规范电子电气产品的材料及工艺标准,使之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指令中限制橡胶助剂中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重金属含量,下游制品用户经常向助剂供应商索要此检测报告。
REACH法规正式实施,该法规通过限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促使企业转向更环保的替代品,同时也提高了向欧盟市场出口的“门槛”,增加了出口成本。REACH法规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氟化合物(如PFAS),以及一些助剂等高风险物质纳入管控范围,并持续更新SVHC清单,推动了该市场上环保型助剂的需求。
《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并于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旨在通过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国际上也开始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来进行碳减排。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环保型助剂的应用场景和关注度开始增多。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毒物质控制部(DTSC)根据《更安全消费品(SCP)法规》确定了一项法规,将含有防老剂6PPD的机动车轮胎列入优先产品清单,自2023年10月1日生效。2024年3月8日,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构正式通过5931法案,宣告6PPD的替代已成定局。
欧洲轮胎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宣布,欧盟正在采取措施限制在轮胎中使用6PPD。奥地利和荷兰的化学部门预计,将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提出对轮胎中6PPD的限制提案。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简称CBAM,也被称为“碳关税”)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过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正式实施,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届时,将对化工行业的传统产品、高碳产品产生影响,增加出口成本。 (转载自橡胶助剂交易网) |